# 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面臨新機遇與挑戰## 合規成爲趨勢,香港顯示潛力近期香港在Web3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據悉,香港證監會已收到80多份經營實質報告,預計最終將有130多家虛擬資產交易所申請牌照。雖然從全球角度看,香港的合規政策相對滯後,但許多業內人士仍看好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Web3領域的潛力。選擇在香港布局的交易所不僅關注Web3這一賽道,更着眼於更廣闊的金融版圖。盡管合規進程可能不如Web3全局營銷那樣引人注目,但其背後蘊含的潛力巨大,若執行得當,甚至有可能影響全球格局。## 交易模式匱乏,亟待創新目前,加密貨幣交易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用戶在交易所與訂單簿交易,優點是交易速度快、可處理大量標準化產品,缺點是用戶缺乏議價權;二是在社交羣組中進行詢價交易,優點是資產靈活性高,缺點是缺乏交割保障,存在欺詐和違約風險。業內專家指出,加密貨幣交易世界缺少傳統金融中"場外交易平台"這類工具。考慮到Web3世界的快速發展,僅依靠交易所訂單簿的交易模式顯然不夠,還需要引入All To All的詢價交易模式作爲補充,或者用一種去信任化的方式取代缺乏安全保障的社交羣組交易模式。## Web3金融布局面臨挑戰在香港合規政策推動下,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和從業者正準備布局Web3金融,但這並非易事。一方面,傳統金融對虛擬資產缺乏了解,需要時間學習;另一方面,這一領域充滿未知,投資回報率尚不明確。同時,衆多Web3交易所正在香港申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牌照和1號、7號牌照,希望能與傳統金融客戶達成協同。## CeFi或成Web2進入Web3的新途徑對於香港衆多傳統金融投資者而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門檻較高,而中心化金融(CeFi)則更符合這類客戶的使用習慣。傳統投資者習慣於在券商開戶、提供身分證明並從銀行轉帳,然後購買心儀的投資產品。相比之下,DeFi要求用戶擁有數字錢包、將法幣兌換爲穩定幣等步驟,對傳統投資者來說並不方便。香港擁有龐大的投資者基礎,要教育如此多的用戶使用數字錢包、判斷虛擬資產安全性、識別可信賴的交易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相較而言,CeFi更貼近傳統金融投資者的使用習慣,門檻更低,更容易上手。然而,想要在香港做合規的CeFi也面臨不小的挑戰。目前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的監管框架仍存在"戰略性保守"。例如,監管要求交易所將98%的客戶資產存儲在冷錢包中,這對交易所的運營造成了很大負擔。更關鍵的是,監管要求交易所必須自行托管客戶資產,不能採用第三方托管服務,這對交易所的技術水平、金融產品理解能力、合規意識和資產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Web3發展面臨的矛盾與挑戰Web3行業目前面臨一個矛盾:短期內能賺錢的項目往往與長期建設者(Builder)們所做的事情不同。當前,Web3仍是一個相對小衆的行業,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機會和投機行爲。然而,真正爲行業長期發展努力的Builder們所做的事情,其目標客戶可能還未進入這個行業。這導致認真做事的Builder短期內可能難以盈利,而一些投機性強的項目反而來錢更快。要解決這個矛盾,需要有長期的資本願意投入,而不是依賴短期的、追求快錢的投機資金。目前,在全球加息的環境下,傳統資本不願進入,導致行業圈子越來越小。只有那些不願離開的人才留在這裏,但他們又難以在這裏賺到錢。未來,Web3行業的發展可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兼備。需要有願意長期陪伴項目成長的資本,以及願意爲行業做出貢獻的團隊。盡管困難重重,但香港作爲中國的先鋒力量,在這個最具潛力的行業中仍有巨大機遇。背靠內地,香港在許多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數字貨幣可能成爲一個突破口,如果香港政府能夠頂住壓力,推進原定計劃,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香港市場擁有專業、勤奮且具有進取心的人才,加上良好的市場氛圍和supportive的政策環境,有望在Web3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爲全球金融格局帶來新的變革。
Web3合規時代來臨 交易所迎機遇與挑戰
Web3合規時代到來,交易所面臨新機遇與挑戰
合規成爲趨勢,香港顯示潛力
近期香港在Web3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據悉,香港證監會已收到80多份經營實質報告,預計最終將有130多家虛擬資產交易所申請牌照。雖然從全球角度看,香港的合規政策相對滯後,但許多業內人士仍看好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Web3領域的潛力。選擇在香港布局的交易所不僅關注Web3這一賽道,更着眼於更廣闊的金融版圖。盡管合規進程可能不如Web3全局營銷那樣引人注目,但其背後蘊含的潛力巨大,若執行得當,甚至有可能影響全球格局。
交易模式匱乏,亟待創新
目前,加密貨幣交易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用戶在交易所與訂單簿交易,優點是交易速度快、可處理大量標準化產品,缺點是用戶缺乏議價權;二是在社交羣組中進行詢價交易,優點是資產靈活性高,缺點是缺乏交割保障,存在欺詐和違約風險。
業內專家指出,加密貨幣交易世界缺少傳統金融中"場外交易平台"這類工具。考慮到Web3世界的快速發展,僅依靠交易所訂單簿的交易模式顯然不夠,還需要引入All To All的詢價交易模式作爲補充,或者用一種去信任化的方式取代缺乏安全保障的社交羣組交易模式。
Web3金融布局面臨挑戰
在香港合規政策推動下,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和從業者正準備布局Web3金融,但這並非易事。一方面,傳統金融對虛擬資產缺乏了解,需要時間學習;另一方面,這一領域充滿未知,投資回報率尚不明確。
同時,衆多Web3交易所正在香港申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牌照和1號、7號牌照,希望能與傳統金融客戶達成協同。
CeFi或成Web2進入Web3的新途徑
對於香港衆多傳統金融投資者而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門檻較高,而中心化金融(CeFi)則更符合這類客戶的使用習慣。傳統投資者習慣於在券商開戶、提供身分證明並從銀行轉帳,然後購買心儀的投資產品。相比之下,DeFi要求用戶擁有數字錢包、將法幣兌換爲穩定幣等步驟,對傳統投資者來說並不方便。
香港擁有龐大的投資者基礎,要教育如此多的用戶使用數字錢包、判斷虛擬資產安全性、識別可信賴的交易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相較而言,CeFi更貼近傳統金融投資者的使用習慣,門檻更低,更容易上手。
然而,想要在香港做合規的CeFi也面臨不小的挑戰。目前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的監管框架仍存在"戰略性保守"。例如,監管要求交易所將98%的客戶資產存儲在冷錢包中,這對交易所的運營造成了很大負擔。更關鍵的是,監管要求交易所必須自行托管客戶資產,不能採用第三方托管服務,這對交易所的技術水平、金融產品理解能力、合規意識和資產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Web3發展面臨的矛盾與挑戰
Web3行業目前面臨一個矛盾:短期內能賺錢的項目往往與長期建設者(Builder)們所做的事情不同。當前,Web3仍是一個相對小衆的行業,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機會和投機行爲。然而,真正爲行業長期發展努力的Builder們所做的事情,其目標客戶可能還未進入這個行業。這導致認真做事的Builder短期內可能難以盈利,而一些投機性強的項目反而來錢更快。
要解決這個矛盾,需要有長期的資本願意投入,而不是依賴短期的、追求快錢的投機資金。目前,在全球加息的環境下,傳統資本不願進入,導致行業圈子越來越小。只有那些不願離開的人才留在這裏,但他們又難以在這裏賺到錢。
未來,Web3行業的發展可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兼備。需要有願意長期陪伴項目成長的資本,以及願意爲行業做出貢獻的團隊。盡管困難重重,但香港作爲中國的先鋒力量,在這個最具潛力的行業中仍有巨大機遇。背靠內地,香港在許多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數字貨幣可能成爲一個突破口,如果香港政府能夠頂住壓力,推進原定計劃,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香港市場擁有專業、勤奮且具有進取心的人才,加上良好的市場氛圍和supportive的政策環境,有望在Web3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爲全球金融格局帶來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