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Google有危機?不但冒出3大隱形對手,還面臨反壟斷大刀
Google 是老人在用的?真的嗎?
據《華爾街日報》專文報導,這家被視為科技界無可撼動的搜尋巨頭,如今至少面臨三種息息相關,卻不會一刀斃命的「隱形危機」,包括: 搜尋行為從 Google 外移;AI 搜尋引擎選擇、使用量同步上升;以及搜尋品質下降。
如果要用白話說明其中最核心的因素,那就是: 現在的人們不如以往這麼愛用 Google 了,尤其是 Z 世代的用戶 。
從搜尋市占率來看 Google 仍是霸主,但基於上述整體網路生態的變遷,再加上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都讓 Google 的搜尋業務和廣告收益,正面臨長期衰退的風險,如芒刺在背。
AI 搜尋崛起:搜尋廣告市場競爭加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預測,到 2025 年,Google 在美國搜尋廣告市場的市占率將首次跌破 50%。這標誌著其多年來的壟斷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用戶越來越習慣直接在亞馬遜(Amazon)搜尋商品,使得該平台搶走了原本屬於 Google 的廣告收入。
同時,TikTok 雖然目前在美國數位廣告市場的佔比仍不到 4%,但其快速增長的搜尋功能,正在吸引 Z 世代年輕用戶和廣告商的關注,日搜尋量高達 30 億次,成為平台未來廣告收益變現的底氣。
類似 Perplexity 人工智慧搜尋引擎的崛起對 Google 的威脅更為顯著。例如,OpenAI 的 ChatGPT 已整合網路搜尋功能,Meta 也在開發自家搜尋引擎,微軟(Microsoft)與蘋果(Apple)則將 AI 助理直接嵌入各自的作業系統中,對 Google 傳統搜尋模式形成強力競爭。
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 Melissa Schilling 比喻這一變化為「AI 對搜尋的衝擊,就像電子商務當年對沃爾瑪的影響一樣深遠。」
Google 為應對此變局,已在美國推出 AI 搜尋摘要功能,試圖以創新方式保住市場市占率。然而,這些努力能否遏制用戶外流和收入減少,仍有待觀察。
AI 內容氾濫/普及:弱化使用者主動搜尋動機
除了來自競爭者的直接威脅,Google 可能無法輕易應對的另一個問題是網路生態系的逐漸惡化。AI 生成內容充斥網路,使得搜尋結果的品質下降,進一步削弱了用戶對 Google 搜尋的信賴。同時,Google 自身的 AI 搜尋摘要功能雖然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也可能大幅減少網站流量,讓內容創作者的營收陷入困境。
廣告數據平台 Skai 的統計顯示,2024 年第三季,Google 搜尋廣告的點擊率較去年同期下滑 8%。合理的推測是, Google 的 AI 摘要可能已經奏效,因此使用者更沒有理由「往下滑動」,自然點擊廣告的機率就更低。
圖源:Google Google AI Overviews功能,讓使用者更沒有理由往下滑動。
搜尋引擎優化軟體公司 Authoritas 於一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Google 搜尋結果中的AI摘要可能會顛覆現有網站的排名和流量。廣告銷售公司 Raptive 也預計,AI 摘要之於搜尋領域的變革,可能會導致出版商損失 20 億美元的收入。
換言之,收入減少讓網站創作資源減少,就會進一步惡化搜尋結果品質,形成惡性循環。
司法部反壟斷大刀:料將縮小 Google 與對手的市占率差距
另一方面,美國司法部針對 Google 的反壟斷案件仍在進行中,並於近期建議拆分其部分業務,包括禁止在 Android 裝置上預設 Google 搜尋引擎及出售 Chrome 瀏覽器。
然而,哈佛商學院教授 David Yoffie 認為,這場法律攻防可能需耗時數年,而市場競爭壓力可能在此之前已對 Google 造成更深遠的影響。他指出,科技用戶的習慣具有一定黏著度,但一旦市場出現「顯著更好的產品」,巨頭的地位也會迅速瓦解。
面對未來,Google 必須在技術創新與業務模式間找到平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穩固其搜尋引擎的主導地位。
但同時也有樂觀論者認為,Google 除了搜尋引擎仍手握龐大的使用者基數,以及 Android、YouTube、Google 地圖等巨大的軟體生態系架構。據 StatCounter 於 2024 年 11 月的數據,Google 在搜尋量方面仍佔據 89.98% 的市占率,第二大競爭對手 Bing 在則全球只有 3.94% 的市佔率。
因此,真正迫在危機的問題,可能還是美國司法部到底能不能以反壟斷為由,限制 Google 在 Android 上的搜尋優勢,以及拆分 Chrome 瀏覽器等因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原文標題:《老人才用Google?3大隱形對手:TikTok、Perplexity⋯正緩步威脅搜尋版圖》
原文作者:李先泰
『Google有危機?不但冒出3大隱形對手,還面臨反壟斷大刀』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