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雄安新區區塊鏈實驗室成立 打造智慧城市區塊鏈高地
區塊鏈研究重鎮崛起:雄安新區探索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新模式
近期,區塊鏈領域頻現重磅消息。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取得新進展,多家大型商業銀行陸續開展內部測試;與此同時,由國家信息中心主導的全國性區塊鏈服務網絡BSN也即將啓動。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背後,是政府和企業長期以來在多個領域進行的試點和準備工作。無論是法定數字貨幣,還是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台,都在雄安新區這個"千年大計"中進行着實踐探索。
2020年3月31日,雄安新區區塊鏈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旨在打造區塊鏈研究與應用的新高地。這標志着當地決心以更加系統化、組織化的方式深化區塊鏈研究與應用。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裏,雄安已經在區塊鏈領域進行了諸多探索:
毫無疑問,在中國政府主導的區塊鏈發展藍圖中,雄安無論在政策支持力度、實驗場景豐富度,還是在機構參與規格、使命定位上,都佔據着至關重要的地位。
新近成立的實驗室,將成爲觀察雄安區塊鏈研發、應用、生態等多方面情況的窗口。針對雄安區塊鏈的發展目標及重點探索領域,我們採訪了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副主任李軍。
李軍表示,實驗室成立的初衷主要有兩點:一是研究服務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與運用理念。盡管目前國內有諸多機構在研究區塊鏈,但缺少一個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爲重點來研究發展區塊鏈的機構。二是爲智慧城市領域的區塊鏈創新提供抓手和牽頭作用。未來,實驗室如果做大做強,還將對外輸出知識和技術能力。
在參與機構方面,李軍介紹,已經參與或表態參與建設的企業主要有兩類:一是承擔雄安多項建設任務的大型國企/央企,如中國電科集團和電信運營商;二是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也已確認參與。實驗室還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創新創業類企業敞開懷抱,相關準入機制和細則正在制定中。
關於重點探索方向,李軍強調,實驗室將立足於助力雄安新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和發展數字經濟。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
李軍還表示,實驗室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研發都將採用開源形式。他認爲,如果不開源,很難證明真正使用了區塊鏈的核心理念,可能只是"披着區塊鏈皮"的普通信息化系統。
在標準研究與測評認證方面,實驗室目前已開展相關工作,但尚未公布成果。李軍解釋,這裏的標準主要指圍繞雄安建設所需的地方性標準和規範。如果未來實驗室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工作成效顯著,會考慮將其快速推廣爲國家級甚至國際級標準。
實驗室將在智慧城市相關的每個細分領域與相關機構合作,研究如何定制化應用區塊鏈,提升建設水平。雄安的智慧城市建設強調超前意識和前瞻性,區塊鏈在其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相關標準和規範也將向高水平看齊。
在人員構成方面,李軍介紹,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將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實驗室。除了一部分實驗室自有的常備研發和行政人員外,更多的人是帶着想法、項目甚至團隊前來實驗室工作的。實驗室將爲區塊鏈創新提供良好環境,歡迎各界人士前來交流、支持和合作。人才入站的標準正在制定中,部分入站人員將獲得實驗室的經費支持,但這部分人員的準入門檻較高。另一部分人可以"自帶幹糧"入站,實驗室歡迎全國的優秀人才加入。
談到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台,李軍認爲目前國內達到這種水平的平台較少,面向智慧城市的更是稀缺。他強調,雄安一定要打造出一套自主可控的基礎設施平台,同時也會兼容其他優秀的區塊鏈系統。換言之,基礎設施下的區塊鏈平台不僅限於雄安實驗室自身開發的,而是採取開放態度,根據各平台的優勢和適用性來選擇使用。
對於2020年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預期,李軍表示謹慎樂觀。他認爲區塊鏈技術不是短期見效的,作爲基礎設施必然是長期發展的過程。雖然區塊鏈應用落地是必然趨勢,但具體規模和速度還難以預測。他也提醒,一些被稱爲區塊鏈應用的系統可能只是"披着區塊鏈皮"的普通信息化系統。
關於雄安的區塊鏈應用前景,李軍表示,現有的應用已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實驗室的目標是將這些"散落的珍珠"串聯起來,形成體系。他預計,雄安的區塊鏈應用可能涉及十幾個細分領域、二十幾個場景,包括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綠色積分、供應鏈管理、貿易金融,數據共享等。
最後,談到新基建對區塊鏈發展的影響,李軍指出,雖然區塊鏈沒有被明確列入新基建範疇,但它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緊密融合,必然會受益於新基建的推進。他認爲,這也說明區塊鏈技術還未被視爲一個獨立產業,如果雄安的試點取得成功,有望推動區塊鏈成爲一個新的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