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沉睡BTC巨鯨蘇醒 美國財政擴張或推高BTC目標價至13.75萬

遠古巨鯨再現,比特幣市場風雲突變

近日,市場震驚於一批沉寂已久的比特幣地址突然活躍。這些地址沉寂了14年之久,共持有8萬枚比特幣,其突然激活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性下跌。有分析認爲,這些地址可能屬於2011年的一名獨立礦工,該礦工當年累計獲得180個區塊的挖礦獎勵,曾一度持有20萬枚比特幣,堪稱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五大巨鯨。

最令市場擔憂的是,這批比特幣的持倉成本僅爲1.76美元/枚。按當前約10.8萬美元的價格計算,未實現收益高達驚人的6.1萬倍。如果這些比特幣被拋售,無疑會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回顧2024年,某國政府拋售近5萬枚比特幣就曾引發市場長達數月的震蕩,最大跌幅達32%。若這位巨鯨選擇套現,其8萬枚比特幣的潛在拋壓可能會引發更劇烈的市場動蕩。

根據某數據平台2020年的研究顯示,十年未移動的比特幣重新進入市場流通的概率僅爲0.5%。這導致持幣超過十年且沒有任何轉帳記錄的地址通常被視爲永久性丟失。那麼,爲何這些"沉睡"的比特幣會突然蘇醒?目前市場流傳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1. 一位因非法集資挖礦而被判刑的人士,在服刑期間失去了資產處置權,近期通過特殊渠道提前獲釋。

  2. 遠古礦工意外找回了存放私鑰的硬盤。

  3. 推動本輪比特幣漲的主力與某巨鯨爲一致行動人。他們在拉升行情前已積累大量低價籌碼,此次激活比特幣旨在測試市場反應,降低市場對大額異動的敏感度,爲後期的籌碼派發做準備。

從目前情況來看,第三種說法的可能性較大,主要基於兩點理由:首先,該巨鯨在"意外"獲得8萬枚比特幣後,僅將其轉移至新地址便未再操作,這種操作模式符合比特幣大額持有者常規的安全管理行爲;其次,消息流出後,比特幣二級市場的價格僅下跌了1.09%,市場精明資金並未表現出任何搶跑跡象。這兩點暗示了巨鯨短期內並無明顯拋售意圖,且主力資金並未將遠古地址的突然激活視爲不可控因素。

與此同時,美國政策層面的變化也爲市場帶來了新的動力。近期通過的一項重大法案標志着大規模減稅與財政支出計劃的落地實施。該法案徹底放棄了財政緊縮目標,轉而重啓並擴大財政擴張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法案預計將導致聯邦財政赤字增加高達5萬億美元,擴張規模顯著放大。

盡管長期來看,這項法案可能會將美國的債務推向懸崖,但短期內,它將部分稅收減免永久化,提高納稅人標準扣除額,並免除某些稅收。這些措施能在短期內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費、提振股市,效果堪比直接發放現金。

除財政擴張外,銀行體系補充槓杆率(SLR)調整也可能成爲另一潛在利好。联准会正考慮將大型銀行的要求從5%下調至3.5%,並可能將某些低風險資產剔除出槓杆率計算範圍。

據預測,SLR的調整將在夏季完成,預計可爲美國大型銀行釋放約2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空間,並壓低美債長端收益率30-50個基點。

目前美國的宏觀政策組合非常明確:新增的債務將由銀行體系和相關法案共同承接,而联准会降息則爲此提供基礎流動性支持。這一政策閉環短期內運行順暢,預計將繼續支撐美股和比特幣等風險資產保持強勢。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目前仍處於典型的主升浪階段,短期市場噪音僅引發日內級別的洗盤震蕩。在極致抱團共識的加持下,比特幣不存在深度調整的可能性。預計經過短暫整固後,價格將延續上升趨勢。長期目標位仍爲127600-137500。

BTC-0.6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Sandwich Huntervip
· 07-16 17:27
太猛了 6.1万倍是啥概念啊
回復0
Blockchain解码vip
· 07-16 15:27
数据表明,早期矿工的持币成本仅1.76$/枚,目前潜在收益已达六万倍,不得不说 Satoshi 的架构设计令人惊叹
回復0
逃顶大师vip
· 07-16 05:50
macd黄金分割都失效了 就这鲸哥想跑我跑得更快
回復0
鲸鱼观察员vip
· 07-13 18:42
妈耶 赚麻了 冲冲冲
回復0
Crypto金矿vip
· 07-13 18:37
保持冷静 看到1.76的持仓成本 这波ROI已达到最优比值点
回復0
Hash_Banditvip
· 07-13 18:31
记得那些早期的挖矿日子……对于老矿工来说,回报率疯狂,但那时网络安全要弱得多,只有基本的 GPU。
查看原文回復0
仓位恐惧症vip
· 07-13 18:17
真白菜价 酸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