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从ICO到IEO:品牌升级与交易所对接的行业变迁与反思
品牌升级与交易所对接的反思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也在进行换币工作。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如何吸引新用户和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方面。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渠道,而交易平台则需要用户和交易量。
然而,在与交易平台的商务沟通后,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研究部门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架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点。我想分享其中几个特别引人深思的方面: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热度不够,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他们拿同行业的其他项目作比较,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令人质疑。例如,一些账号虽然有数十万粉丝,但每条推文的浏览量却只有几千,互动更是寥寥无几。而在链上数据方面,一些项目呈现的交易模式也不太合理,特别是在AI数据标注这样专业性强的领域。
其次,投资机构背书成为了一个意外的障碍。作为一个运营了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我们认为这种纯社区驱动、没有风险投资控制的模式是值得骄傲的。然而,在研究部门看来,这反而成了缺乏"正统"机构背书、缺乏热度的表现。
第三个问题涉及代币流通量和估值。我们的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抛售压力,但考虑到我们是一个成熟的社区驱动项目,这种担忧似乎有些多余。更值得关注的可能是那些刚上线就达到10亿美元估值的新项目。
这些经历让我反思,当前行业中一些不健康的做法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如数据造假、项目换皮、空投给专业团队等。这些做法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好处,但长远来看,只会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受害的是普通投资者和认真做事的团队。
回想2017/2018年的ICO时代,尽管资源有限,但社区氛围更加纯粹,大家更关注如何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和推广市场。相比之下,现在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回扣和中介费用。
作为行业的老兵,我们深知保持初心的重要性。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仍然坚持用正直和专业的态度来经营项目,相信这才是真正能为用户和行业带来长期价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