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美芯片新规限制中国AI发展 科技企业寻求国产替代
美国收紧芯片出口管制,对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影响深远
近期,美国正式公布了针对中国的新一轮芯片出口管制规定,其严苛程度超出市场预期。新规以算力为主要评判标准,几乎涵盖了所有高性能芯片,包括部分消费级产品。这意味着即使是面向游戏玩家的高端显卡,如英伟达RTX4090,也将受到限制。
新规定不仅覆盖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AI芯片,如英伟达的A800、H800和L40S,AMD的MI250以及英特尔的Gaudi2,还要求性能略低于管制标准的芯片出口前也需通知政府。这一举措给整个AI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商务部此次管制措施可谓全面,不仅限制了中国从第三国获得芯片的途径,还阻止中国获得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管制范围包括出口国家限制名单的扩大、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许可的收紧,以及将部分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计划限制中国获取云计算服务。
对于这项严格的新规,业界和政界存在不同看法。美国半导体工业联盟(SIA)认为过于广泛的单边控制可能损害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而一些国会议员则认为还需加强监管力度。
此次管制政策的出台也凸显了芯片企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有限。许多企业,包括英伟达和英特尔,似乎都未能有效影响政策走向。这一结果可能对这些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企业。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科技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寻求国产替代方案。华为昇腾生态系统在AI算力领域展现了一定实力,许多公司也在算法层面做出调整以适应多种硬件平台。然而,目前国产芯片的能力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对算力的巨大需求。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芯片供应的限制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发展速度,但不太可能彻底阻止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这一局面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本土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