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从业者的法律困境与思考Web3领域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人踏入这个新兴世界。一旦进入,很多人就再也不愿回到传统行业。有人曾精准描述Web3从业者的状态:高薪、远程、惬意,但也充满风险。确实,与传统行业相比,Web3相关工作岗位通常提供较高的薪资水平。大多数项目方位于海外,因此招募的国内员工往往采用分布式办公模式,无需打卡上班。对打工者而言,这种高薪又自由的生活状态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然而,进入Web3圈子后,许多人开始了解到国内有相关规定,如94公告、924通知等。这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国内是否合法产生了疑问。因此,不少Web3从业者表现得较为谨慎,他们在网络中积极参与Web3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对自己的职业讳莫如深。有些Web3从业者选择直接咨询律师,询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国内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这种思考方式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他们困惑的是:既然94公告、924通知并非法律,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某些行为构成犯罪,那么从事海外发币、交易所员工、DeFi、合约带单、U商等工作是否就是合法的?事实上,这种认识存在误区。法律具有稳定性特征,这意味着法律一旦制定和公布,就必须保持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随意修改。这导致法律在应对新兴社会问题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我国现行《刑法》虽然经过多次修正,但仍然无法对各个新兴行业做出面面俱到的规定。以NFT数字藏品行业为例,尽管该行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但至今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近年来已有多起涉及NFT数字藏品的刑事案件,有的被撤案或不起诉,但也有案件最终被判处较重刑罚。因此,某个行业或业务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不存在法律风险。同时,这也不意味着执法机关可以随意指控当事人涉嫌犯罪。评判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刑法一直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以某交易所被判开设赌场罪为例,其永续合约业务之所以被认定为赌博,是因为该交易所不仅提供普通永续合约,还上线了1000倍的高杠杆合约业务,明显增加了交易的投机性。此外,该交易所还存在与用户对赌的行为。法院认为,这种业务模式本质上与赌博行为相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交易所的永续合约业务都会被认定为赌博。永续合约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并非单纯的以小博大的赌博行为。某交易所的永续合约被认定为赌博,主要还是与其自身的业务模式有关。对于Web3项目或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是否具有法律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法律的模糊地带,罪与非罪的判定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Web3从业者不应抱有鸵鸟心态。在咨询律师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地与律师辩驳法律规定,还是通过沟通了解自身行为所涉及的刑事风险边界,以及司法机关对相关行为的打击尺度和范围?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从业者加深对自身行为的法律认知,并做出更好的决策。毕竟,鉴于国内政策的限制,Web3的某些业务在国内确实属于红线,如发币、涉及赌博或传销的业务模式等。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建议在充分了解相应的法律风险及边界,并能预见最坏结果后,再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决策。这样才能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遗憾和悔恨。
Web3从业者的法律困境:高薪自由背后的风险思考
Web3从业者的法律困境与思考
Web3领域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人踏入这个新兴世界。一旦进入,很多人就再也不愿回到传统行业。有人曾精准描述Web3从业者的状态:高薪、远程、惬意,但也充满风险。
确实,与传统行业相比,Web3相关工作岗位通常提供较高的薪资水平。大多数项目方位于海外,因此招募的国内员工往往采用分布式办公模式,无需打卡上班。对打工者而言,这种高薪又自由的生活状态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然而,进入Web3圈子后,许多人开始了解到国内有相关规定,如94公告、924通知等。这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国内是否合法产生了疑问。因此,不少Web3从业者表现得较为谨慎,他们在网络中积极参与Web3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对自己的职业讳莫如深。
有些Web3从业者选择直接咨询律师,询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国内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这种思考方式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他们困惑的是:既然94公告、924通知并非法律,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某些行为构成犯罪,那么从事海外发币、交易所员工、DeFi、合约带单、U商等工作是否就是合法的?
事实上,这种认识存在误区。法律具有稳定性特征,这意味着法律一旦制定和公布,就必须保持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随意修改。这导致法律在应对新兴社会问题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我国现行《刑法》虽然经过多次修正,但仍然无法对各个新兴行业做出面面俱到的规定。
以NFT数字藏品行业为例,尽管该行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但至今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近年来已有多起涉及NFT数字藏品的刑事案件,有的被撤案或不起诉,但也有案件最终被判处较重刑罚。
因此,某个行业或业务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不存在法律风险。同时,这也不意味着执法机关可以随意指控当事人涉嫌犯罪。
评判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刑法一直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以某交易所被判开设赌场罪为例,其永续合约业务之所以被认定为赌博,是因为该交易所不仅提供普通永续合约,还上线了1000倍的高杠杆合约业务,明显增加了交易的投机性。此外,该交易所还存在与用户对赌的行为。法院认为,这种业务模式本质上与赌博行为相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交易所的永续合约业务都会被认定为赌博。永续合约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并非单纯的以小博大的赌博行为。某交易所的永续合约被认定为赌博,主要还是与其自身的业务模式有关。
对于Web3项目或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是否具有法律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法律的模糊地带,罪与非罪的判定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
Web3从业者不应抱有鸵鸟心态。在咨询律师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地与律师辩驳法律规定,还是通过沟通了解自身行为所涉及的刑事风险边界,以及司法机关对相关行为的打击尺度和范围?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从业者加深对自身行为的法律认知,并做出更好的决策。毕竟,鉴于国内政策的限制,Web3的某些业务在国内确实属于红线,如发币、涉及赌博或传销的业务模式等。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建议在充分了解相应的法律风险及边界,并能预见最坏结果后,再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决策。这样才能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遗憾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