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加密市场底部区间:监管趋严与创新共舞
加密市场的黄昏与复兴
2022年对加密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Luna的崩溃到3AC的倒闭,再到FTX的倒塌,一系列负面事件给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
面对这些挑战,盲目坚持并非明智之举。我们更应该从这些事件中汲取教训,并对行业未来做出合理预判。
近期,几位圈内资深从业者就FTX事件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多次黑天鹅事件的关联分析、中心化机构决策过程的变化、未来行情走势等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三次黑天鹅事件,冲击交易所格局
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面临重大转折。Luna、3AC和FTX三起黑天鹅事件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远超往年。追根溯源,危机的伏笔早已埋下:FTX的问题可追溯至Luna崩溃,近期披露的内部资料也证实FTX的亏空源自更早时期。
Luna的快速崩塌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市场异常引发快速挤兑,导致百亿市值的Luna瞬间归零。许多中心化机构对市场风险准备不足,导致风险敞口过大。比如3AC从风险中性的对冲基金迅速变成了单边赌博。
6月,许多机构持有高杠杆单边头寸,盲目相信某些价格点位不会被突破,导致机构间相互借贷,最终引发3AC事件。9月,以太坊合并后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FTX的意外崩塌再次引发恐慌。
FTX事件暴露出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机构也可能破产。许多北美大型机构对风险管理存在误区,导致连锁反应。机构间无抵押授信风险巨大。
量化和做市商团队在极端行情下也会遭受重创。市场急跌导致流动性枯竭,许多团队被迫将高流动性资产转为低流动性资产。
资管团队同样面临冲击。他们积累了大量借贷资产和衍生品,在机构暴雷时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这些问题直指中心化机构的操作风险。FTX事件标志着中心化交易所的黄昏来临。全球对中心化交易所的不透明性及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极度恐慌。链上数据也显示过去一个月大量用户转移资产。
在黄昏前,私钥在与人性的博弈中败下阵来。过去10年,中心化交易所缺乏合理的第三方托管机制来管理用户资产,无法有效对抗管理者的人性弱点,导致交易所有机会触碰用户资产。
未来,行业需要向传统金融学习,寻找合适方式让中心化交易所不再同时承担交易、经纪和托管三重角色。同时需要技术手段确保第三方托管与交易行为相互独立,必要时引入监管。
其他中心化机构也需要随行业巨变做出改变。
中心化机构:从"大而不倒"到重建之路
黑天鹅事件不仅冲击了中心化交易所,也波及了相关中心化机构。它们遭受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交易对手方(特别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大而不倒"曾是人们对FTX的印象。
传统金融世界有"最后贷款人"机制。当大型金融机构发生危机时,通常会有第三方组织甚至政府背书的机构进行破产重组,降低风险影响。但加密世界尚无此机制。由于底层透明,市场能通过技术手段分析链上数据,导致危机蔓延速度极快。
这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加速了不良泡沫的破灭;坏处是几乎不给不敏感的投资者留下机会窗口。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心化交易所的角色或将逐步退化为连接法币世界和加密世界的桥梁,通过传统方式解决KYC和入金等问题。
相比之下,链上更加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更具前景。随着区块链性能和底层私钥管理技术的发展,链上去中心化金融(包括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将逐步兴起。
对于中心化机构而言,重建的基石仍是掌握资产所有权。使用基于MPC的钱包技术方案与交易所交互是不错的选择。机构可以掌握自身资产所有权,通过第三方协管和交易所协签进行资产安全转移和交易,将交易限制在短时间窗口内,尽可能降低对手方风险和第三方引发的连锁反应。
去中心化金融:危机中寻找转机
随着大量资金流出加密世界及宏观环境加息,去中心化金融(DeFi)正面临较大冲击。目前DeFi的整体收益率低于美国国债,且投资DeFi还需关注智能合约的安全风险。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DeFi目前在成熟投资者眼中并不乐观。
然而,市场仍在酝酿创新。围绕金融衍生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渐出现,固定收益策略的创新也在快速迭代。随着公链性能问题逐步解决,DeFi的交互方式和实现形态有望进一步创新。
但当前市场仍处于微妙阶段。黑天鹅事件导致加密做市商遭受损失,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极端价格操纵时有发生。早期流动性较好的资产现在容易被操纵。由于DeFi协议间存在大量组合,价格操纵可能导致许多实体受到意外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操作可能会变得更加保守。一些团队更倾向于寻找稳健的投资方式,如通过Staking获得资产增量。同时也开发了实时监测链上异常情况的系统,以提高整体操作效率。
期待市场反转:内外因缺一不可
上一轮市场波动很大程度上源自2017年传统投资者的进入。由于他们携带的资产规模较大,加之宏观环境宽松,共同推动了一轮牛市。目前,可能要等到降息到一定程度,热钱重新流入加密市场时,熊市才会迎来反转。
此外,估算显示整个加密行业(包括矿机和从业者)每日总成本在数千万到一亿美元之间。而目前链上资金流动显示,日资金流入远不及估算的成本,因此市场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
流动性收紧加上存量博弈,行业内外不佳的大环境是市场未能反转的外因。而加密行业向上的内因则来自杀手级应用爆发带来的增长点。
自上一轮牛市多个叙事逐渐沉寂后,行业内暂未明确看到新的增长点。ZK等二层网络的推出为公链性能带来提升,但仍未出现明确的杀手级应用。我们仍不清楚能让大规模普通用户资产流入加密世界的应用形态究竟是什么。
因此,熊市结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外部宏观环境加息的解除,二是找到下一个新的杀手级应用爆发的增长点。
但市场趋势的反转也需要与加密行业固有周期相匹配。考虑今年9月的以太坊合并事件,以及2024年比特币即将迎来的下一轮减半,留给行业内应用突破和叙事爆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创新节奏跟不上,那么行业内4年一个周期的既有认知也可能被打破,熊市是否会跨周期变得更漫长,还有待观察。
在市场反转的内外因缺一不可时,我们应逐步积累耐心,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期望,以应对更多不确定性。
作为加密行业的参与者,我们应该成为踏实的建设者,而非与机遇失之交臂的看客。
问答环节精选
Q: 加密市场未来的主要创新方向是什么?
A: 主要有两个大方向:
性能(TPS)问题。目前二层网络中ZK方案可能性最大,但距离最终落地和使用可能还需至少两年时间。
底层私钥的安全和应用的平衡问题。这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准入门槛。基于MPC的无私钥钱包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平衡方案。
这两个方向是整个行业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Q: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行情,未来走势如何?
A: 目前是存量博弈的熊市状态。对比历史,资产回撤都在80%左右,现在可能处于底部区间,但具体持续时间和状态还需观察。
可能的转折点:
从矿工角度看,已经出现典型的底部周期信号 - 挖矿成本已经难以覆盖边际成本。但由于特殊情况,算力可能只会小幅下跌。
目前处于底部区间,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是较好的分批建仓时机。短期可能是1-2年,长期可能是3-5年。
Q: 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A: CEX未来可能会面临以下变化:
监管趋严,可能被要求分拆多功能。
去中心化交易所(尤其是衍生品)的竞争会加剧。
CEX的核心作用可能转变为:
其现有的核心交易功能(尤其是衍生品交易)可能逐步被去中心化交易所取代或与之共存。
Q: 机构如何为进军DeFi赛道做准备?
A: DeFi主要有4个大方向:
稳定币 - 近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创新,如AAVE和Curve稳定币。
借贷 - 经历极端行情后,链上借贷表现相对较好,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未来会有新的迭代。
DEX - 相对成熟,随着ZK技术上线,订单簿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完善。
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 相对早期,但FTX事件后链上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大幅上涨,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对机构而言:
对个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