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区块链实验室成立 打造智慧城市创新高地

robot
摘要生成中

雄安区块链实验室: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区块链创新高地

近期,区块链领域迎来多项重大进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取得新突破,多家国有银行正在内测相关应用;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导的BSN(基于区块链的服务网络)也即将启动。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背后,是政府和企业长期努力的成果。事实上,无论是法定数字货币还是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平台,都在雄安新区进行了试点。

3月31日,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旨在打造区块链研究与应用的高地。这标志着当地将更加系统化地深化区块链研究与应用。事实上,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雄安已在区块链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

2017年上线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2017年底建设金融科技实验室;2018年初推出区块链租房平台;2018年4月,"千年秀林"项目利用大数据为每棵树建立"身份证";截至2019年10月,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已为11万人次发放工资;2019年11月,雄安宣布将上线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并实现全国首例"区块链+订单融资"业务。

毫无疑问,在中国政府主导的区块链蓝图中,雄安无论在政策支持力度、应用场景丰富度,还是机构参与规格、使命定位等方面,都占据着关键地位。新成立的实验室将成为观察雄安区块链发展的重要窗口。

为深入了解雄安区块链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探索领域,记者专访了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副主任李军。

李军表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服务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与理念。目前国内虽有众多机构研究区块链,但缺乏专门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机构。二是为智慧城市领域的区块链创新提供抓手和牵头作用,整合雄安现有的区块链应用。未来,实验室如果发展壮大,还将对外输出知识和技术能力。

在参与企业方面,李军介绍,主要有两类:一是承担雄安多项建设任务的大型国企和央企,如中国电科集团和电信运营商;二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已确认参与。李军强调,实验室还将向创新创业类中小企业开放,相关准入机制正在制定中。

谈到重点探索方向,李军指出将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研发适合智慧城市特征的开源区块链;二是将区块链打造成基础设施,实现多项技术的融合支撑;三是研究运营机制、市场准则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论,实现创新突破。李军强调,实验室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将采用开源形式,以体现区块链的核心理念。

在标准研究与测评认证方面,李军透露相关工作已在进行中。实验室将制定围绕雄安建设所需的地方性标准和规范,未来有望拓展为国家级甚至国际级标准。实验室将与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如何在智慧城市各细分领域定制化应用区块链,提升建设水平。

关于人员构成,李军表示实验室将打造开放式平台,欢迎各方人才入驻。除固定研发和行政人员外,更多是带着项目和团队前来合作的人才。人才入驻标准正在制定中,部分人才可获得经费支持。

李军认为,目前国内达到自主可控要求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较少,尤其是面向智慧城市的平台。雄安将打造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平台,并可兼容其他优秀的区块链平台。

对于区块链应用落地,李军表示这是长期趋势,但难以预测具体规模。他强调,雄安的区块链应用将成体系化发展,围绕数字智能城市的方向有序落地。潜在应用领域包括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绿色积分、供应链管理、贸易金融、数据共享等十几个细分领域、二十几个场景。

最后,李军指出,虽然区块链未被明确列入新基建范畴,但它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紧密融合,将受益于新基建而得到快速发展。他相信,如果雄安的区块链试点取得成功,未来有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收藏家vip
· 08-06 06:45
速度还蛮可以嘛
回复0
fork_in_the_roadvip
· 08-05 19:15
每笔交易都是一次分叉
回复0
FloorSweepervip
· 08-05 19:09
呵,又一个国家支持的狗币……纸手们真的会被割韭菜
查看原文回复0
GasFeeNightmarevip
· 08-05 19:02
坐等数字rmb砍掉gas费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