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利主义的成功学:SBF的崛起与陨落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充满戏剧性。短短两年半时间,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就能从8亿美元飙升至320亿美元,增长4000%。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从行业领先地位到濒临破产,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调侃:本周大多数人的表现都超过了某位麻省理工毕业的顶级交易员。而这一切的主角,正是那个留着爆炸头的年轻人——SBF。## 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SBF很聪明地为自己贴上了"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这不仅让人对他有了初步印象,也确实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都是西方伦理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功利主义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创立,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SBF标榜自己是有效利他主义者,这更像是情境功利主义的应用——根据具体情况,为促进整体利益可以忽视少数人利益。 有效利他主义者在行善时会考虑成本效益,追求价值最大化,但前提是不损害自身利益。其理论推广者认为,如果能阻止坏事发生且代价很小,那就有道德义务这样做。他们甚至认为,与其直接做慈善工作,不如从事高薪工作再进行捐款,只要最终行善更多就是值得的。SBF不仅是这一理论的信仰者,更是忠实的践行者。在FTX危机爆发后,以太坊创始人V神和币安CEO CZ都敏锐地看出了问题所在。V神批评这种学说缺乏有效分配社会资本的理论,可能导致疯狂冒险积累财富,以为以后会捐出去。CZ也表示赞同,暗讽SBF精于计算的做派。作为有效利他主义者,SBF确实凭借这种信念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正是对这种理念的执着,也导致了FTX的迅速崩塌,濒临毁灭边缘。## 信仰的根源SBF对有效利他主义的信奉源于青少年时期。他的母亲是斯坦福法学院教授,14岁时就注意到他对功利主义产生了兴趣。这一理论很早就在SBF心中扎根。在麻省理工就读期间,SBF就在博客上探讨功利主义、棒球和政治等话题,展露思想。毕业后,他在有效利他主义的指引下,快速积累了名誉、地位和财富,成功故事广为人知。但随着成功,SBF对有效利他主义的执着也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他加入了承诺将至少10%收入捐赠的组织,并计划一生中捐出大部分财富。他的公司FTX也将1%收入用于慈善。2020年大选期间,SBF个人向拜登捐款520万美元,仅次于布隆伯格。即使在市场低迷时期,他仍承诺通过基金会捐赠10亿美元。在日常生活中,SBF也严格践行这一理念。他是素食主义者,每晚只睡4小时,挤在办公室的豆袋椅上。亿万富翁却与人合租公寓,几乎不喝酒,不度假。这些行为似乎塑造了一个"好人"形象,但好人做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 急功近利的扩张SBF的成功有一定运气成分,正赶上了2018年之后的上行周期。持续的盈利和积累的成功也膨胀了他的内心,让他更加相信有效利他主义是制胜法宝。为了强化这种信念,他需要更多行为来自我证明。然而,慈善、政治和业务扩张都需要大量资金。这解释了为何近两年他不断以高估值寻求融资,根本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断扩张和跨界都需要巨额真实资金。在加密市场整体低迷时,资金储备严重不足。为了尽快实现目标,SBF开始隐瞒公司财报,用平台代币作抵押品。甚至在危机爆发后还试图散布虚假信息,声称有100亿美元储备金,这反而暴露了他的慌乱。公司高管的离职也表明内部已出现分歧,预见到了FTX可能面临的困境。此前流出的财报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意在阻止SBF将FTX推向更深渊。事实证明,这种"弃车保帅"的策略有一定效果。FTT并未像LUNA一样价格归零,而是回到了2020年水平,这说明FTX仍有翻身可能。CZ提前停止收购计划,孙宇晨联系FTX可能是想联手对抗币安。美国监管方面也发出了警告,以防止市场垄断。## 反思与行动面对危机,SBF开始醒悟并主动检讨。他首先就未及时与投资者沟通币安收购事宜道歉,并表示这一问题不会立即敲定。在给员工的信中,SBF提到可能通过FTX与FTX US联合注资,试图挽回信心。在社交媒体上,SBF发长文深刻自省:"对不起,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应该做得更好。"在具体行动上,有消息称SBF正在寻求高达94亿美元的救助融资。## 结语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有效利他主义,对个人而言都只是一种思想工具。唯利是图不可取,脱离现实同样不可取。有效利他主义者在践行理论时常感到极大幸福,但难免过于乐观,忽视现实问题。好在SBF已开始放下这碗熬煮近二十年的"鸡汤",回归现实。他的成功绝非偶然,FTX的命运也并非已成定局。SBF能否真正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SBF的有效利他主义:加密巨头FTX的崛起与陨落
功利主义的成功学:SBF的崛起与陨落
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充满戏剧性。短短两年半时间,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就能从8亿美元飙升至320亿美元,增长4000%。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从行业领先地位到濒临破产,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调侃:本周大多数人的表现都超过了某位麻省理工毕业的顶级交易员。
而这一切的主角,正是那个留着爆炸头的年轻人——SBF。
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
SBF很聪明地为自己贴上了"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这不仅让人对他有了初步印象,也确实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都是西方伦理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功利主义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创立,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SBF标榜自己是有效利他主义者,这更像是情境功利主义的应用——根据具体情况,为促进整体利益可以忽视少数人利益。
有效利他主义者在行善时会考虑成本效益,追求价值最大化,但前提是不损害自身利益。其理论推广者认为,如果能阻止坏事发生且代价很小,那就有道德义务这样做。他们甚至认为,与其直接做慈善工作,不如从事高薪工作再进行捐款,只要最终行善更多就是值得的。
SBF不仅是这一理论的信仰者,更是忠实的践行者。在FTX危机爆发后,以太坊创始人V神和币安CEO CZ都敏锐地看出了问题所在。V神批评这种学说缺乏有效分配社会资本的理论,可能导致疯狂冒险积累财富,以为以后会捐出去。CZ也表示赞同,暗讽SBF精于计算的做派。
作为有效利他主义者,SBF确实凭借这种信念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正是对这种理念的执着,也导致了FTX的迅速崩塌,濒临毁灭边缘。
信仰的根源
SBF对有效利他主义的信奉源于青少年时期。他的母亲是斯坦福法学院教授,14岁时就注意到他对功利主义产生了兴趣。这一理论很早就在SBF心中扎根。
在麻省理工就读期间,SBF就在博客上探讨功利主义、棒球和政治等话题,展露思想。毕业后,他在有效利他主义的指引下,快速积累了名誉、地位和财富,成功故事广为人知。
但随着成功,SBF对有效利他主义的执着也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他加入了承诺将至少10%收入捐赠的组织,并计划一生中捐出大部分财富。他的公司FTX也将1%收入用于慈善。2020年大选期间,SBF个人向拜登捐款520万美元,仅次于布隆伯格。即使在市场低迷时期,他仍承诺通过基金会捐赠10亿美元。
在日常生活中,SBF也严格践行这一理念。他是素食主义者,每晚只睡4小时,挤在办公室的豆袋椅上。亿万富翁却与人合租公寓,几乎不喝酒,不度假。这些行为似乎塑造了一个"好人"形象,但好人做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
急功近利的扩张
SBF的成功有一定运气成分,正赶上了2018年之后的上行周期。持续的盈利和积累的成功也膨胀了他的内心,让他更加相信有效利他主义是制胜法宝。为了强化这种信念,他需要更多行为来自我证明。
然而,慈善、政治和业务扩张都需要大量资金。这解释了为何近两年他不断以高估值寻求融资,根本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断扩张和跨界都需要巨额真实资金。
在加密市场整体低迷时,资金储备严重不足。为了尽快实现目标,SBF开始隐瞒公司财报,用平台代币作抵押品。甚至在危机爆发后还试图散布虚假信息,声称有100亿美元储备金,这反而暴露了他的慌乱。
公司高管的离职也表明内部已出现分歧,预见到了FTX可能面临的困境。此前流出的财报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意在阻止SBF将FTX推向更深渊。
事实证明,这种"弃车保帅"的策略有一定效果。FTT并未像LUNA一样价格归零,而是回到了2020年水平,这说明FTX仍有翻身可能。CZ提前停止收购计划,孙宇晨联系FTX可能是想联手对抗币安。美国监管方面也发出了警告,以防止市场垄断。
反思与行动
面对危机,SBF开始醒悟并主动检讨。他首先就未及时与投资者沟通币安收购事宜道歉,并表示这一问题不会立即敲定。在给员工的信中,SBF提到可能通过FTX与FTX US联合注资,试图挽回信心。
在社交媒体上,SBF发长文深刻自省:"对不起,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应该做得更好。"在具体行动上,有消息称SBF正在寻求高达94亿美元的救助融资。
结语
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有效利他主义,对个人而言都只是一种思想工具。唯利是图不可取,脱离现实同样不可取。有效利他主义者在践行理论时常感到极大幸福,但难免过于乐观,忽视现实问题。
好在SBF已开始放下这碗熬煮近二十年的"鸡汤",回归现实。他的成功绝非偶然,FTX的命运也并非已成定局。SBF能否真正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