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meFi的演进与投资布局当前GameFi市场处于过热阶段,整体由非理性资金和新用户支撑项目价值。一旦市场调整,游戏内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用户和资金很可能转向其他领域。作为一级市场投资人,即使在GameFi火热之际也需冷静判断,为下一波浪潮做好准备。## GameFi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GameFi 1.0 - 以"赚钱"为主当前Play-to-Earn模式主要突出"赚钱"概念,游戏性和精致度更像是锦上添花。符合这一阶段的完整项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能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收益- 机制设计让早期用户盈利- 能持续吸引新用户投入资金 - 经济模型能支撑游戏运转数月这个阶段一级投资人更关注团队是否具备长期经营思维。最佳策略是寻找估值较低、愿意长期投入且有能力在牛市获得充足收入的项目,确保其在熊市也能持续运营并迭代产品。此阶段项目重点关注:1. 能否吸引新用户带来增量资金2. 能否吸引现有加密用户从其他项目转移资金对第一点,我们关注项目的地推能力和营销资源,包括公会和KOL等。对第二点,我们关注收益机制设计,包括:- 新用户流入是否能提升代币和游戏内资产价值- 回本周期 - 潜在的机制失灵原因- 是否有吸引人的叙事(如精美画质、强大投资阵容等)- 代币分配是否合理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游戏常需要前期拉升币价吸引用户,代币分配设计不当可能导致卖压过重。风险方面,此阶段游戏容易因新增用户放缓、机制漏洞、项目方突改规则或大盘回调等问题而崩盘。多数游戏为市值管理只有极小流通盘,币价易剧烈波动。即使是Axie Infinity也难以确定熊市对其生态的影响。但好消息是,GameFi在熊市仍有一席之地。熊市资金紧缺,玩游戏赚钱是不错的消遣方式。熊市启动的GameFi项目仍有巨大潜力,只是资金会转向能解决Play-to-Earn问题的迭代项目。### 第二阶段:GameFi 2.0 - 解决单一游戏经济问题这一阶段对游戏基础质量和代币经济要求更高。低质量的Play-to-earn游戏将沦为小众投机工具。我们更关注能解决单一游戏内经济机制,并具备社交属性的Pay to Play项目。即使是Axie Infinity也会遇到新用户增长放缓、NFT资产过剩、收益下滑等问题。避免代币价值仅在单一游戏内循环的机制会是这个阶段的优质标的。解决思路之一是建立多游戏互通的经济生态,如Mobox通过强大开发团队快速发行多款游戏,代币经济贯穿平台上各个游戏。Sandbox则通过用户购买土地和提供开发工具,期待UGC内容不断产生价值。另一种是投资游戏孵化平台。游戏互通性可能成为下个阶段的重要叙事,同一孵化方能保证品质与机制,未来合作成本更低。让用户愿意Pay to Play也是一个思路。除新用户带来的资金,现有用户在游戏内的"消费"也能缓解经济困境。此类游戏转向DAO才更有价值。我们额外关注游戏的社交属性和crypto native特性:- 是否能与其他用户交流、交友- 是否能体现社会地位、满足炫耀心理- 是否能连接到用户身份并延伸至其他应用- 是否能延伸到真实社交媒体然而,无论是开发创新平台还是高质量社交游戏,单一团队可能缺乏资源。我们预期有实力的中大型开发商会在这阶段发力。但对于需要数年开发的超高估值游戏,我们当前持谨慎态度。### 其他关注点1. 游戏和公会工具投资游戏和公会工具是较为保险的选择。可关注解决玩家、公会和项目方问题的工具,如游戏数据展示、道具租赁、Guild to Guild借贷、DAO解决方案等。我们预期NFT与游戏金融会深度融合,需要更多专注金融延伸的场景,增强游戏资产和资金流动性。2. 打通游戏数据标准/物理引擎最佳解决方案是将每个游戏作为超大经济系统的一环。NFT和游戏数据标准,以及对应的物理引擎让采用的游戏有一致的物理响应,是下阶段承接GameFi价值的底层项目。### 第三阶段:元宇宙的尝试这一阶段是人类向虚拟经济生活迈进的尝试,GameFi将作为其导流工具。用户能否在虚拟世界提供生产力换取资金,在互通的应用中消费或进行金融行为,甚至与现实自我产生交互,是我们对GameFi的终极想象。## 结语总的来说,以赚钱为主的游戏本质上是一种分发项目代币的方法。对大多数非crypto native用户而言,这是更友好和熟悉的获取项目代币方式。游戏化能提升项目关注度和参与度,甚至刺激用户投票等正向行为。只要项目有分发代币和营销需求,以赚钱为主的GameFi就可能持续存在。但分发的代币是用作短期激励还是鼓励长期正向行为,是项目方和用户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GameFi与NFT共同承担吸引圈外用户的角色。虽处于1.0高潮,但对投资人而言,关键是专注生态长期发展,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和团队。
GameFi演进三阶段:从Play-to-Earn到元宇宙布局
GameFi的演进与投资布局
当前GameFi市场处于过热阶段,整体由非理性资金和新用户支撑项目价值。一旦市场调整,游戏内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用户和资金很可能转向其他领域。作为一级市场投资人,即使在GameFi火热之际也需冷静判断,为下一波浪潮做好准备。
GameFi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GameFi 1.0 - 以"赚钱"为主
当前Play-to-Earn模式主要突出"赚钱"概念,游戏性和精致度更像是锦上添花。符合这一阶段的完整项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这个阶段一级投资人更关注团队是否具备长期经营思维。最佳策略是寻找估值较低、愿意长期投入且有能力在牛市获得充足收入的项目,确保其在熊市也能持续运营并迭代产品。
此阶段项目重点关注:
对第一点,我们关注项目的地推能力和营销资源,包括公会和KOL等。
对第二点,我们关注收益机制设计,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游戏常需要前期拉升币价吸引用户,代币分配设计不当可能导致卖压过重。
风险方面,此阶段游戏容易因新增用户放缓、机制漏洞、项目方突改规则或大盘回调等问题而崩盘。多数游戏为市值管理只有极小流通盘,币价易剧烈波动。即使是Axie Infinity也难以确定熊市对其生态的影响。
但好消息是,GameFi在熊市仍有一席之地。熊市资金紧缺,玩游戏赚钱是不错的消遣方式。熊市启动的GameFi项目仍有巨大潜力,只是资金会转向能解决Play-to-Earn问题的迭代项目。
第二阶段:GameFi 2.0 - 解决单一游戏经济问题
这一阶段对游戏基础质量和代币经济要求更高。低质量的Play-to-earn游戏将沦为小众投机工具。我们更关注能解决单一游戏内经济机制,并具备社交属性的Pay to Play项目。
即使是Axie Infinity也会遇到新用户增长放缓、NFT资产过剩、收益下滑等问题。避免代币价值仅在单一游戏内循环的机制会是这个阶段的优质标的。
解决思路之一是建立多游戏互通的经济生态,如Mobox通过强大开发团队快速发行多款游戏,代币经济贯穿平台上各个游戏。Sandbox则通过用户购买土地和提供开发工具,期待UGC内容不断产生价值。
另一种是投资游戏孵化平台。游戏互通性可能成为下个阶段的重要叙事,同一孵化方能保证品质与机制,未来合作成本更低。
让用户愿意Pay to Play也是一个思路。除新用户带来的资金,现有用户在游戏内的"消费"也能缓解经济困境。此类游戏转向DAO才更有价值。
我们额外关注游戏的社交属性和crypto native特性:
然而,无论是开发创新平台还是高质量社交游戏,单一团队可能缺乏资源。我们预期有实力的中大型开发商会在这阶段发力。但对于需要数年开发的超高估值游戏,我们当前持谨慎态度。
其他关注点
投资游戏和公会工具是较为保险的选择。可关注解决玩家、公会和项目方问题的工具,如游戏数据展示、道具租赁、Guild to Guild借贷、DAO解决方案等。
我们预期NFT与游戏金融会深度融合,需要更多专注金融延伸的场景,增强游戏资产和资金流动性。
最佳解决方案是将每个游戏作为超大经济系统的一环。NFT和游戏数据标准,以及对应的物理引擎让采用的游戏有一致的物理响应,是下阶段承接GameFi价值的底层项目。
第三阶段:元宇宙的尝试
这一阶段是人类向虚拟经济生活迈进的尝试,GameFi将作为其导流工具。用户能否在虚拟世界提供生产力换取资金,在互通的应用中消费或进行金融行为,甚至与现实自我产生交互,是我们对GameFi的终极想象。
结语
总的来说,以赚钱为主的游戏本质上是一种分发项目代币的方法。对大多数非crypto native用户而言,这是更友好和熟悉的获取项目代币方式。游戏化能提升项目关注度和参与度,甚至刺激用户投票等正向行为。
只要项目有分发代币和营销需求,以赚钱为主的GameFi就可能持续存在。但分发的代币是用作短期激励还是鼓励长期正向行为,是项目方和用户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GameFi与NFT共同承担吸引圈外用户的角色。虽处于1.0高潮,但对投资人而言,关键是专注生态长期发展,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