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监管趋严 非持牌平台面临重罚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监管趋严,非持牌平台面临法律风险

随着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监管的过渡期结束,非持牌交易平台的运营面临严峻挑战。尽管部分平台撤回了牌照申请,但仍在模糊地带继续运营,形成了一种"清而不退"的现象。

经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离岸交易所已停止香港新用户注册,但除个别平台外,多数仍在为已注册的香港用户提供服务,且未发布相关停止服务公告。

法律专家指出,在未取得牌照的情况下提供虚拟资产服务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通过公诉程序定罪,最高可处以500万港元罚款和7年监禁。简易程序定罪则可处以500万港元罚款和2年监禁。若违反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规定,持牌服务商及其负责人员可能面临100万港元罚款和2年监禁。

除刑事责任外,违规平台还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纪律处分,包括暂停或撤销牌照、公开谴责、责令采取补救行动及罚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交易所持有其他国家的合规牌照,也不能在香港或中国内地开展虚拟货币交易业务。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牌照仅适用于其所在地的法律范围。

目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市场中,仅有两个平台获得了正式牌照,还有11家获得了待获发牌资格。另有11家申请被退回、拒绝或撤回。据报道,部分交易所撤离是因为监管机构要求申请者承诺其任何主体在任何地区都不能拥有中国内地用户。

对于更换主体再次申请的可能性,法律专家表示,只要满足香港的申牌要求,原则上可以再次提出申请。但新申请可能无法使用与之前离岸交易所相似的品牌,以避免公众对交易所合规状态产生混淆。

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所的法律合规和运营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大量交易所选择撤回牌照的原因之一。当前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市场的吸引力有限。

香港立法会议员也表示,此次发牌制度的退场风波已引发市场对香港推动Web3发展信心的动摇。他认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缺乏全面考虑,耗时过长,且过于严苛,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未来,香港监管机构如何处理"清而不退"的非持牌交易所,以及如何在合规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将成为香港Web3行业发展的关键挑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wei Observervip
· 07-28 14:31
平台撤了就撤了 稳定性最重要
回复0
钱包自毁专家vip
· 07-28 13:17
太惨了 又得跑路了
回复0
空投猎手007vip
· 07-25 16:10
咋才两家拿到牌照 也太难搞了
回复0
Wallet_Whisperervip
· 07-25 15:59
又来一刀?who怕谁
回复0
FlashLoanKingvip
· 07-25 15:55
香港再给谁铁饭碗?
回复0
PrivacyMaximalistvip
· 07-25 15:55
玩法也太严了吧 抄作业不让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