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DeFi发展瓶颈:区块链生态触及规模法则上限
加密货币生态的规模法则:DeFi 发展瓶颈在哪里?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速度似乎有所放缓。DeepSeek R2 并未如期在五月发布,而是在 5 月 28 日进行了 R1 的小幅更新。同样,Grok 3.5 的发布也一再延期。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大型语言模型的规模效应似乎正在逐渐触及上限。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 AI 领域,在区块链世界也有类似的趋势。随着 SVM L2 进入发币阶段,以太坊重新聚焦 L1 赛道,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块链生态的规模法则。
公链的数据规模上限
从全节点数据规模来看,Solana 目前以 400TB 的体量领先其他公链和 L2 网络。相比之下,以太坊自 2015 年 7 月创世以来,全节点数据量仅有约 13TB。而比特币更是将数据增长严格控制在硬件扩张曲线之下,目前仅为 643.2GB。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公链的技术路线。以太坊专注于生态优化和重构,希望通过自建 L2 网络和采用新架构来保持优势。Solana 则追求极致的性能,但其庞大的节点规模已经事实上排除了个人参与者。
从硬件发展来看,无论是 CPU、GPU 还是存储领域,技术进步都已经开始放缓。这意味着公链底层硬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代币经济系统的规模极限
以当前市值来看,我们可以粗略估计公链经济系统的规模上限在 3000 亿美元左右。这并不意味着单个项目无法超越这一数值,而是整个市场的合理容量。
DeFi 生态的收益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早期 UST 的 20% APY,到 DAI 的 150% 超额质押比例,再到目前 sUSDe 的 90 天平均 APY 5.51%,DeFi 收益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即便万亿规模的真实世界资产上链,也很难逆转这一趋势。
区块链生态的发展瓶颈
纵观区块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问题:
公链之间的分化趋势并未缓解,比特币正逐渐与链上生态脱节。
链上信用和身份系统的失败导致超额抵押成为主流模式。
无论是稳定币还是 RWA,本质上都是链下资产的杠杆式上链,反映出链下资产天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区块链生态似乎已经触及到了某种规模法则的上限。自 DeFi 爆发以来仅过去 5 年,以太坊诞生至今也不过 10 年,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未来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将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