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Crypto Native:從比特幣到Web3的演進與核心理念解析
探索Crypto Native的真諦
Crypto Native這個概念自2021年起在加密行業廣受關注。雖然圈內人士經常提及,但對其確切含義卻衆說紛紜。它是否僅僅意味着每天關注加密貨幣資訊、將大部分資產投入比特幣或以太坊、密切關注市場走勢,或者動輒談論"去中心化"等概念?事實可能更爲復雜。
近年來,人們對Crypto Native的興趣呈現指數級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相關提及次數較上年增長5.57倍,2021年增長7.52倍,2022年前11個月增長2.85倍。這一趨勢似乎仍在加速。
Crypto Native的演進歷程
Crypto Native理念源於中本聰和比特幣所倡導的去中心化思想和無信任機制。2008年比特幣問世,標志着第一批Crypto Native羣體的誕生。盡管2011年比特幣經歷了價格波動和爭議事件,但這批早期參與者仍堅信密碼學算法和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奉行"代碼即法律"的理念。
隨着時間推移,比特幣被賦予"數字黃金"的稱號,其商品屬性日益凸顯。加密行業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包括挖礦設備、支付系統、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品等。
2014年,以太坊的誕生開啓了加密行業的新紀元。智能合約的出現拓展了區塊鏈的應用範疇。這一時期的Crypto Native不再局限於比特幣持有者,還包括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貨幣的支持者。
隨着以太坊生態的發展,人們對公鏈生態的想象力得到充分釋放。ICO融資模式和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的湧現,展示了區塊鏈技術的廣闊應用前景。同時,鏈上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也推動了交易所的繁榮。
2017年後,Crypto Native的內涵不斷豐富。有人將其理解爲從事加密貨幣相關項目的年輕創業者,認爲他們對新興技術和思維模式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也有觀點認爲,Crypto Native代表了一種新的時代和生活方式,加密技術將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8年,有人提出Crypto Native可以指代一種基於代碼而非法律的公司運營方式,這一概念與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理念不謀而合。
到了2020年,有人嘗試從個人和商業兩個角度定義Crypto Native。個人層面,指在擁有傳統金融資產前就購買加密貨幣的人;商業層面,則指提供去中心化金融服務的協議。
2020年至2022年,DeFi、NFT和GameFi的蓬勃發展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隨着熱度消退,Crypto Native羣體需要重新審視行業的基本面和內在價值。
Crypto Native的核心理念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摒棄中心化控制,建立獨立自主的網路系統。
無需信任(Trustless):通過密碼學和數學證明,而非主觀承諾來保證系統的可靠性。
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參與資源的提供和消費,不設門檻。
個人主權(Individual Sovereignty):強調用戶對自己數據和資產的完全控制權。
Crypto Native羣體正在通過踐行這些理念,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無需信任、開放包容且尊重個人主權的新世界。他們相信加密技術能夠解決現實世界中的諸多難題,爲人類社會帶來更多自由和平等。這種信念正是推動Crypto Native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