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与BSC生态发展对比:Ve(3,3)模式成效差异显着

Base与BSC的生态发展对比分析

近期,Base生态中的Aerdrome项目走过一轮价格上涨,达到了10亿美元市值和20亿美元全稀释估值的巅峰,展现了Base生态的强劲实力。这一成功不仅为Aerdrome带来了巨大收益,也为整个Base生态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比之下,BSC生态在最近的发展中显得相对平静。那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幺?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两大中心化交易所在链上生态发展中表现出的差异。

Aerdrome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激励机制。传统项目直接向DeFi矿工提供激励,而Aerdrome采用了Ve(3,3) DEX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激励被用于向veAero持有者提供贿赂,veAERO持有者则通过投票分配Aero代币给矿工。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矿工的收益,还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Aero价格越高,发出的激励价值越大,Base生态项目获得的激励也越多,进而增强了这些项目的基本面,形成了一个正向的飞轮效应。

此外,通过支持Aerdrome,Base实现了对链上生态的无许可激励。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激励可能带来的关系网络问题,同时也为包括小型项目在内的所有开发者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反观BSC生态,虽然也有类似的产品,如Thena(可视为Aerodrome的升级版)和Pancake + Cakepie组合,但这些项目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支持。更令人惊讶的是,某些地址疑似直接与生态项目争夺利益,占据了大量的veCAKE投票权,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生态的健康发展。

Ve(3,3)模式在加密货币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从早期的Curve War到最近的Pendle和Aero,这种模式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BSC似乎未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BSC上的一些优质开发者已经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其他链上。例如,Thena团队正在Base上开发新项目IntentX,Magpie的新子DAO也将重点放在了以太坊生态系统上。这种人才流失无疑会对BSC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Base和BSC在生态发展上的主要差距体现在以下两点:

  1. Base将资源集中投入到能为生态带来正面影响的项目上,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吸引了更多优质开发者。

  2. BSC似乎在资源分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有利于生态发展的项目支持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优秀的开发者开始寻找其他机会。

虽然本文主要以Ve(3,3) DEX为例进行分析,但这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BSC没有发行单独的代币,而是依靠BNB作为生态代币,但如果能够在链上运作方面更加灵活,BNB的增长潜力可能会进一步释放。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

加密杂谈:Base 向上,BSC 向下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igmaBrainvip
· 11小时前
base药药停不下来
回复0
GateUser-c799715cvip
· 11小时前
base生态果然猛啊
回复0
WagmiOrRektvip
· 11小时前
没base的韭菜还不上车?
回复0
nft_widowvip
· 11小时前
搞生态就得ve 这不就起飞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