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的 Pizza 节与加密美元的野心今天是全球第十四个 Pizza 节,让我们回顾加密先驱 Laszlo Hanyecz 用一万枚 BTC 购买两个 Pizza 的传奇故事。这不仅是加密货币史上的第一笔交易,更代表 BTC 实现了作为货币的所有职能,标志着数字加密货币正式登上全球货币舞台。十四年过去,BTC 价格翻了数亿倍,但在大多数地方仍无法直接用 BTC 购买 Pizza。BTC 在价值共识上有很大进展,但在应用落地方面进展缓慢。Satoshi 设想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仍未真正实现。正是因为 BTC 应用落地迟缓,造就了如今的局面:BTC 被稳定币以及其他数字加密货币包围。在全球汇款、黑市交易等传统市场中,BTC 的份额不断被蚕食。为了获得全球货币市场的巨大利益,美国政府联手华尔街,试图利用比特币创造的数字加密支付市场,进一步扩张美元霸权。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加密组织不再用 BTC 发工资?为什么各种运营活动改为赠送美元稳定币和其他代币?随着加密信仰的松动,币圈的市场流动性逻辑发生了质的转变。2021 年以后,还有多少新入圈者坚持 BTC、ETH 本位?当 BTC、ETH 的交易中介地位被动摇,定价权被华尔街掌握,整个加密货币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国掌控之中。美元稳定币侵占了原本 BTC 和 ETH 的交易中介职能,削弱了它们的价值捕获能力。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 和 ETH 还能守住主要市场。但在中心化交易所,大量交易对都是以美元稳定币计价,美元稳定币的交易对数量远超 BTC 和 ETH。加密货币的定价权在 BTC、ETH 被关入 ETF 之前就已经开始被蚕食。这样一来,本应由 BTC、ETH 价格支撑的市场变成了美元霸权的附庸。数字加密货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身份,从自由主义的加密朋克变成了短视的美元流动性来源和美元霸权支持者。区块链系统是一场创世纪的系统性科技革命。它不仅让跨境支付从以天计变为以秒计,更创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环境。这种信任用于交易可以降低成本,用于组织内部则可能催生全新的组织结构。尽管旧世界的既得利益者在无谓抵制,但世界精英从未放弃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传统金融系统。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也在不断为加密资产乃至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提供政策指引。在这一大势下,所有能发行法定货币的主权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货币环境中立足。区块链的记账方式解决了金融主体间的信任问题,是最新的具有生产力优势的货币形式。结合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法币成为了大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和欧洲走的是相似路线,引入区块链技术重建支付结算系统。相比之下,美国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不排斥私人公司发行数字美元。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规模已超过 1600 亿美元,承担了全球主要数字加密货币的流动性责任。虽然数字美元不是由美联储发行,但在市场接受度上已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发行加密资产法币是对抗原生加密资产代币最有效直接的途径。这一点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都毫不避讳。不仅货币会加密化,资产也会加密化。庞大的资产加密化将形成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谁能跟上加密发展的快车,占领最大市场份额,谁就能获得最大福祉。对美国这个世界货币发行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机遇。疫情期间,美国基础货币被大量超发,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一倍有余。为解决超发的信用货币问题,除了缩表外,如果能为超发的基础信用货币提供全新市场,也能从需求层面支撑多发的信用,维持美元估值。加密美元正在侵蚀加密流动性市场。Tether 和 Circle 发行的美元稳定币不仅高居加密货币市值榜第三和第六,还成为加密世界重要的一般等价物,拥有最高等级流动性。由于 BTC、ETH 等原生加密资产波动较大,使用美元稳定币规避风险已成为加密世界原住民的共识。这为美国金融征服加密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密美元不仅侵蚀 BTC、ETH 在加密世界的流动性市场,还渗透到各国传统金融市场。去中心化属性使传统权力难以监管加密金融。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加密货币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监管和需求因素,加密货币在新兴国家和贫困地区更为流行。在土耳其、津巴布韦等货币信用崩塌的地区,包括美元稳定币在内的数字货币已进入流通领域。"侵蚀"意味着巨大利益。每一中心化稳定币背后都有近 90% 的美国国债。USDC 中超过 90% 是黑石管理的货币基金,而该基金主要持有美债回购和美债本身。每一美元中心化稳定币背后都支撑着 0.9 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元稳定币为数字加密世界提供了更好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而数字加密世界的流动性需求也为背后的美债提供了任何代币经济家梦寐以求的价值捕获或支撑。对华尔街来说,这是一张"饭票"。美联储的前身是商业银行卡特尔。在美联储早期,货币发行权在核心商业银行和政府之间摇摆。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死于流动性不足,拥有自己的"水管"就能保证自留地旱涝保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华尔街能持续收割全球市场。如今的主流中心化稳定币就是把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变成美元的把戏。以 USDC 为例,只有 10% 是现金储备,剩下的是黑石基金管理下的货币市场资产。这种将资产直接变现的能力堪称点石成金。以前只有美联储有这种能力,现在只要能成为稳定币发行方,就可以分享为新兴市场提供信用的铸币税。此外,掌控"水龙头"还意味着可以无限弹药抄底。金融业的代币化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广阔画卷,是金融业的一场革命。目前,RWA(Real World Assets)将现实资产搬上区块链,不仅可以将美元资产低成本销售到全世界,扩大买方市场,还可以把美国占优的金融服务推广到全球。传统上,全球投资者进入美国资本市场需要中介券商,完成 KYC 和开户后,还需将货币兑换成美元汇入指定账户。个人现金账户和投资账户是碎片化的,无法打通。券商还需在每个国家获取运营资质。这种繁琐的跨国金融市场结构将被简单的钱包+前端与代币+区块链取代。只要资金在链上,结合去中心化 KYC,就可以参与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交易。RWA 甚至能做到用美国金融服务为发展中国家项目融资。代币金融产业化、规范化,势必引入更多服务业。当美国硅谷主导产业创新,我们使用美元稳定币参与华尔街提供流动性的、受 SEC 监管的代币金融工具时,该找哪里的律师?该找哪里的税务财会?该听谁的政策指引?该看谁的脸色?答案不言自明。行业扩张伴随着金融杠杆、证券和代币增发,将给美国华尔街带来直接的信用资产财富。而美国通过产业侵蚀获得的影响力,将让美国资本在未来持续获得"割羊毛"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BTC 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由于反洗钱和反恐需求,即使是支付也面临合规压力。目前的现状是:法币死守支付赛道,稳定币争夺 BTC 的交易媒介地位。在支付赛道上,如果说加密资产的优势是链上约束,那么美元的优势就是链下支付。加密资产美元稳定币则兼具链上约束和链下支付优势。通过加密账户与签名,中心化美元稳定币都有背书人的加密签名。在落地支付方面,美国金融机构早已做好准备。目前最普遍的数字资产储值卡大多在最后环节采用 MasterCard 或 Visa 完成支付。Master 和 Visa 就像小区门卫,让哪家"外卖"进门,哪家就能获得进入全球现实支付市场的门票。即使不用稳定币抢夺链上交易媒介地位,链下所有支付都绕不开持牌支付机构的胁迫。Master 和 Visa 拥有全球最广泛的支付接口,迫使数字加密储值卡发行商必须按其规则行事:用美元结算。只要发卡机构能做到标准的 KYC 和 AML,将各类加密资产合规转化为美元,使用美国金融机构就能为持币者完成全球支付。某些知名交易所的支付业务都采用这种模式。在这个流程中,数字加密资产仅作为金融资产或储值手段存在,在支付环节中无足轻重。对多数非币圈人士而言,用稳定币付账更直观、更便捷。在 RWA 赛道,利用全球化的去中心网络,各国金融服务将直面零距离竞争。BTC 的点对点现金系统也是一种金融服务。在这些更关联法币的资产中,稳定币作为底层货币更加便捷。数字加密资产最大特性之一是对金融监管的穿透性。它既去中心化又匿名,让各国监管机构难以应对。不同于金融机构入驻某国就必须遵守当地法规、获取业务牌照,Web3 是中本聪许给加密爱好者的无主之地。数字加密资产发行方无需在实地设立办公室或分支机构,就可以在链上开展业务。美元稳定币在支付领域有更高可预测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仅有支付功能还不够,还需像支付宝一样具备理财功能。华尔街能为客户提供现成的一整套合规金融产品,满足各式人群的不同需求。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性更好。某些知名交易所是优质交易所,难道纽交所、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就不是优质交易所吗?它们的粉单市场、小额股为什么不能成为 meme 的壳资源?多少小额粉单、仙股只要换个名字、换个故事映射到链上,就可以接住这泼天的财富。相比 BTC,华尔街的金融资产多数以美元计价,如票据、大宗商品、股票、固定资产等。建立美
BTC 14年之痛 加密美元全面侵蚀数字货币市场
BTC的 Pizza 节与加密美元的野心
今天是全球第十四个 Pizza 节,让我们回顾加密先驱 Laszlo Hanyecz 用一万枚 BTC 购买两个 Pizza 的传奇故事。这不仅是加密货币史上的第一笔交易,更代表 BTC 实现了作为货币的所有职能,标志着数字加密货币正式登上全球货币舞台。
十四年过去,BTC 价格翻了数亿倍,但在大多数地方仍无法直接用 BTC 购买 Pizza。BTC 在价值共识上有很大进展,但在应用落地方面进展缓慢。Satoshi 设想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仍未真正实现。
正是因为 BTC 应用落地迟缓,造就了如今的局面:BTC 被稳定币以及其他数字加密货币包围。在全球汇款、黑市交易等传统市场中,BTC 的份额不断被蚕食。为了获得全球货币市场的巨大利益,美国政府联手华尔街,试图利用比特币创造的数字加密支付市场,进一步扩张美元霸权。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加密组织不再用 BTC 发工资?为什么各种运营活动改为赠送美元稳定币和其他代币?随着加密信仰的松动,币圈的市场流动性逻辑发生了质的转变。2021 年以后,还有多少新入圈者坚持 BTC、ETH 本位?当 BTC、ETH 的交易中介地位被动摇,定价权被华尔街掌握,整个加密货币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国掌控之中。
美元稳定币侵占了原本 BTC 和 ETH 的交易中介职能,削弱了它们的价值捕获能力。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 和 ETH 还能守住主要市场。但在中心化交易所,大量交易对都是以美元稳定币计价,美元稳定币的交易对数量远超 BTC 和 ETH。加密货币的定价权在 BTC、ETH 被关入 ETF 之前就已经开始被蚕食。
这样一来,本应由 BTC、ETH 价格支撑的市场变成了美元霸权的附庸。数字加密货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身份,从自由主义的加密朋克变成了短视的美元流动性来源和美元霸权支持者。
区块链系统是一场创世纪的系统性科技革命。它不仅让跨境支付从以天计变为以秒计,更创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环境。这种信任用于交易可以降低成本,用于组织内部则可能催生全新的组织结构。尽管旧世界的既得利益者在无谓抵制,但世界精英从未放弃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传统金融系统。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也在不断为加密资产乃至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提供政策指引。
在这一大势下,所有能发行法定货币的主权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货币环境中立足。区块链的记账方式解决了金融主体间的信任问题,是最新的具有生产力优势的货币形式。结合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法币成为了大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和欧洲走的是相似路线,引入区块链技术重建支付结算系统。相比之下,美国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不排斥私人公司发行数字美元。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规模已超过 1600 亿美元,承担了全球主要数字加密货币的流动性责任。虽然数字美元不是由美联储发行,但在市场接受度上已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发行加密资产法币是对抗原生加密资产代币最有效直接的途径。这一点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都毫不避讳。
不仅货币会加密化,资产也会加密化。庞大的资产加密化将形成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谁能跟上加密发展的快车,占领最大市场份额,谁就能获得最大福祉。
对美国这个世界货币发行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机遇。疫情期间,美国基础货币被大量超发,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一倍有余。为解决超发的信用货币问题,除了缩表外,如果能为超发的基础信用货币提供全新市场,也能从需求层面支撑多发的信用,维持美元估值。
加密美元正在侵蚀加密流动性市场。Tether 和 Circle 发行的美元稳定币不仅高居加密货币市值榜第三和第六,还成为加密世界重要的一般等价物,拥有最高等级流动性。由于 BTC、ETH 等原生加密资产波动较大,使用美元稳定币规避风险已成为加密世界原住民的共识。这为美国金融征服加密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密美元不仅侵蚀 BTC、ETH 在加密世界的流动性市场,还渗透到各国传统金融市场。去中心化属性使传统权力难以监管加密金融。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加密货币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监管和需求因素,加密货币在新兴国家和贫困地区更为流行。在土耳其、津巴布韦等货币信用崩塌的地区,包括美元稳定币在内的数字货币已进入流通领域。
"侵蚀"意味着巨大利益。每一中心化稳定币背后都有近 90% 的美国国债。USDC 中超过 90% 是黑石管理的货币基金,而该基金主要持有美债回购和美债本身。每一美元中心化稳定币背后都支撑着 0.9 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元稳定币为数字加密世界提供了更好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而数字加密世界的流动性需求也为背后的美债提供了任何代币经济家梦寐以求的价值捕获或支撑。
对华尔街来说,这是一张"饭票"。美联储的前身是商业银行卡特尔。在美联储早期,货币发行权在核心商业银行和政府之间摇摆。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死于流动性不足,拥有自己的"水管"就能保证自留地旱涝保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华尔街能持续收割全球市场。如今的主流中心化稳定币就是把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变成美元的把戏。以 USDC 为例,只有 10% 是现金储备,剩下的是黑石基金管理下的货币市场资产。
这种将资产直接变现的能力堪称点石成金。以前只有美联储有这种能力,现在只要能成为稳定币发行方,就可以分享为新兴市场提供信用的铸币税。此外,掌控"水龙头"还意味着可以无限弹药抄底。
金融业的代币化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广阔画卷,是金融业的一场革命。
目前,RWA(Real World Assets)将现实资产搬上区块链,不仅可以将美元资产低成本销售到全世界,扩大买方市场,还可以把美国占优的金融服务推广到全球。传统上,全球投资者进入美国资本市场需要中介券商,完成 KYC 和开户后,还需将货币兑换成美元汇入指定账户。个人现金账户和投资账户是碎片化的,无法打通。券商还需在每个国家获取运营资质。这种繁琐的跨国金融市场结构将被简单的钱包+前端与代币+区块链取代。只要资金在链上,结合去中心化 KYC,就可以参与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交易。RWA 甚至能做到用美国金融服务为发展中国家项目融资。
代币金融产业化、规范化,势必引入更多服务业。当美国硅谷主导产业创新,我们使用美元稳定币参与华尔街提供流动性的、受 SEC 监管的代币金融工具时,该找哪里的律师?该找哪里的税务财会?该听谁的政策指引?该看谁的脸色?答案不言自明。
行业扩张伴随着金融杠杆、证券和代币增发,将给美国华尔街带来直接的信用资产财富。而美国通过产业侵蚀获得的影响力,将让美国资本在未来持续获得"割羊毛"的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BTC 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
由于反洗钱和反恐需求,即使是支付也面临合规压力。目前的现状是:法币死守支付赛道,稳定币争夺 BTC 的交易媒介地位。
在支付赛道上,如果说加密资产的优势是链上约束,那么美元的优势就是链下支付。加密资产美元稳定币则兼具链上约束和链下支付优势。
通过加密账户与签名,中心化美元稳定币都有背书人的加密签名。在落地支付方面,美国金融机构早已做好准备。目前最普遍的数字资产储值卡大多在最后环节采用 MasterCard 或 Visa 完成支付。Master 和 Visa 就像小区门卫,让哪家"外卖"进门,哪家就能获得进入全球现实支付市场的门票。
即使不用稳定币抢夺链上交易媒介地位,链下所有支付都绕不开持牌支付机构的胁迫。Master 和 Visa 拥有全球最广泛的支付接口,迫使数字加密储值卡发行商必须按其规则行事:用美元结算。只要发卡机构能做到标准的 KYC 和 AML,将各类加密资产合规转化为美元,使用美国金融机构就能为持币者完成全球支付。某些知名交易所的支付业务都采用这种模式。在这个流程中,数字加密资产仅作为金融资产或储值手段存在,在支付环节中无足轻重。
对多数非币圈人士而言,用稳定币付账更直观、更便捷。
在 RWA 赛道,利用全球化的去中心网络,各国金融服务将直面零距离竞争。BTC 的点对点现金系统也是一种金融服务。在这些更关联法币的资产中,稳定币作为底层货币更加便捷。
数字加密资产最大特性之一是对金融监管的穿透性。它既去中心化又匿名,让各国监管机构难以应对。不同于金融机构入驻某国就必须遵守当地法规、获取业务牌照,Web3 是中本聪许给加密爱好者的无主之地。数字加密资产发行方无需在实地设立办公室或分支机构,就可以在链上开展业务。美元稳定币在支付领域有更高可预测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仅有支付功能还不够,还需像支付宝一样具备理财功能。华尔街能为客户提供现成的一整套合规金融产品,满足各式人群的不同需求。
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性更好。某些知名交易所是优质交易所,难道纽交所、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就不是优质交易所吗?它们的粉单市场、小额股为什么不能成为 meme 的壳资源?多少小额粉单、仙股只要换个名字、换个故事映射到链上,就可以接住这泼天的财富。
相比 BTC,华尔街的金融资产多数以美元计价,如票据、大宗商品、股票、固定资产等。建立美